即時新聞
嘉縣新塭嘉應廟「衝水路、迎客王」熱鬧登場                盧秀燕號召女性縣市長花蓮賑災 攜手同心為花蓮加油                盛夏蓮香 白河蓮花季熱鬧登場 千人大辦桌盛宴               

首頁/校園藝文/客委會推手 客家貢獻獎得主徐正光博士 用心傳承客家文化

客委會推手 客家貢獻獎得主徐正光博士 用心傳承客家文化

(記者林富貴/台北報導)2021客家貢獻獎終身獻獎得主徐正光博士,在27日的獻獎典禮前,娓娓細數著從屏東內埔的幼年生活到台北念大學、出國留學、參與客家運動、到出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籌備客家委員會的心路歷程。對於客委會的成立他感謝前總統陳水扁的遠見,而客家事務的發展提到現任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在20年前提出的「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說帖」奠定了客家的發展,並將客語的存續、客家文化的傳承當作志業。

20211029121354F8xb

成立至今剛好滿20周年的客家委員會,最重要的推手就是徐正光博士。陳水扁總統在2000年邀請時任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徐正光出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並兼任「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籌備處」主任,在國內外客家鄉親與朝野各界的努力之下,最終在2001年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為全球第一個客家事務的中央機關。

對客家事務未來的發展,徐博士說,客家委員會成立20周年以來,客家事務主要的政策推動,在20年前楊長鎮主委的「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說帖」中已經奠定了客家的發展,在徐正光博士看來這本客家政策白皮書正漸漸地實踐當中,例如推行台灣多元文化、推動族群主流化、提升客語聲望等,讓客家族群享有國家的平等資源。
 
徐正光博士指出,工作中最有興趣的還是從事教學研究,不過在大學畢業後父親原本希望他參加國家考試,到公務機關工作最穩定、不用求取任何人,但人生就是那麼有趣,不喜歡擔任公務人員的他,後來又誤打誤撞進入考試院擔任考試委員,成為出題考公務人員的人。參與客家運動的啟蒙是從他就讀屏東中學時期,每天都要從屏東內埔搭車前往市區,會接觸到來自福佬村或原住民族不是客家人的同學,雖然大家都是說華語,但那時候就知道有不同族群的人。直到念了大學、出國留學研究人類社會學,接觸到世界上有許多不同族群的人,都在爭取著自身不同的權益。

社會學者徐博士也提到,台灣的客家運動是必然現象,客家人作為台灣的一個族群,有所謂的「四海大平安」,另外原住民族也有16個族群,雖然彼此語言不一定能通,但透過修憲及法律的制定,正式正名為「原住民族」。

自80年代開始,台灣政治氣氛改變、社會漸漸開放,開始有農民、工人運動走上街頭,台灣各族群踴躍爭取自身權益而不被歧視,客家運動也在這樣的潮流崛起了,直到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作為客家運動的濫觴,客家鄉親自此也自覺的陸續發動爭取權益。

另在客家文化的保存上,徐博士說,客家文化有軟體的、有硬體的,硬體上文化的保存跟發展比較容易,但在軟體上的語言存續這比較令人擔憂,現今的客家人生長在都市或鄉村,使用客語的機會漸漸流失,在校園的客語教學中,一周可能只有一堂客話課,在學校中大多是使用華語,客家正面臨到嚴重的「文化危機」。

 徐博士表示,對客語的存續及客家文化的傳承是最令他念念不忘的,以前客家人從農村到都市來,大多不敢勇於表達自己的身分、不敢說客語,在台大就讀時到了3、4年級,同學間透過說客語才知道原來彼此是客家人。因此將客語傳承給下一代也成為他重要的工作,他教給2歲孫子的第一句客語就是「(亻厓)係客家人」。
 

精選新聞